林建德教授: 證嚴法師之護生理念及其實踐──以素食為例的探討

2024-05-13

研究主題與背景

本研究延續前一年計劃「不殺生vs. 三淨肉:佛教為何主張素食?」,預計從素食探討證嚴法師的護生理念及其實踐。自COVID-19疫情以來爆發,證嚴法師反覆強調素食,再三表示:「齋戒茹素,愛護眾生命、不吃眾生肉,能護生不殺生,就是最大的愛心。」1可知茹素、齋戒、護生、不殺生、愛心等,幾個概念環環相扣,此計劃即試著析探這之間的關聯性。

研究特色:護生之兩重意義

證嚴法師之護生理念,與傳統佛教界談護生未盡相同,其護生包含兩重意義,分別是守護生命與守護生態,意即不只是愛護動物生命,還包括守護大地,護生亦是長年來「敬天愛地」的確切落實。

如證嚴法師表示「病從口入」,人與動物形成食物鏈,食物鏈進而成為病毒鏈,被宰殺的動物幽靈反撲,成為眾生共業;而人類為了口腹之欲畜養動物,使之在有限的生長空間失去自由,進而宰殺吞食為了享樂,爾後氣候變遷、大地變色、天乾地燥、五穀歉收、森林消失、居地破壞,隨著人口越來越多、糧食越來越少,人類大環境遭遇嚴重浩劫,災難頻繁告急,有情眾生苦不堪言。2

如此,把生命與生態之守護緊密連結在一起,成為證嚴法師提倡護生很重要的特色,而這樣長年關乎「守護生命」、「守護健康」、「守護愛」等理念。3最近(2023年5月)出版的《完整的愛》,其書名副標為「茹素護生救地球」,亦可見茹素之愛護生命及拯救地球的兩重意義。

研究回顧

關於證嚴法師之護生觀及素食實踐,目前尚未有專文論究,相關如盧蕙馨〈證嚴法師「人間菩薩」的生命觀〉(刊於《新世紀宗教研究》;3卷1期(2004 / 09 / 01) ,頁1- 36),探究證嚴法師濟世教化的生命觀,以啟發、成長、延續慧命來標示行菩薩道內涵,透過生命-慧命的種種對比譬喻,回應現代人如何面對苦難無常,開創具佛法智慧的新生命,顯現人間佛教落實於現代社會的諸多途徑樣貌。其他如張章得〈台灣當代佛教護生行為之比較研究-以素食、放生、友善農業與動物保護運動為例〉(2018年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碩士論文)以及施鐈湘〈印光法師的護生觀研究〉(2012年佛光大學樂活生命文化學系碩士論文)以及江采臻〈從佛教護生觀點談動物解放〉(2007年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碩士論文),皆是佛教護生觀相關的論文研究。然從素食析探證嚴法師之護生理念與實踐,尚未有具體研究成果,是以本計劃可彌補此不足。


1 釋證嚴講述,《二○二一年辛丑夏秋大疫大教育》,頁167

2 釋證嚴講述,《二○二一年辛丑夏秋大疫大教育》,頁47、272-273。

3 事實上,不只是慈濟因疫情帶動素食護生,一些佛教團體亦然,如「法鼓文化」之人生雜誌447期(202011月),即以「護生,從正念飲食開始」為主題,介紹佛教「不殺生戒」,以及慈悲護念一切眾生的理念,進而加入蔬食行列,實踐愛動物、護地球等友善地球、慈悲生靈的方式,擴展到環保、正念飲食、正念消費等,以呼應佛教護生、眾生平等的具體作法。

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